贵州中黔合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重磅!三部门发文明确钢铁行业2025年前碳达峰

发布时间:2022-02-14 浏览次数:0 编辑:zqhzxsj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钢铁工业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从《意见》来看,‘十四五’钢铁工业作为‘重要基础产业’的基本定位没有改变,由‘对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上升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同时要求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承担更大责任。可见,‘十四五’钢铁工业的定位更高。”分析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承担起绿色低碳的责任,钢铁行业的减量、调整、升级势在必行。”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意见》明确,力争到2025年,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工艺结构明显优化,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钢铁市场供需基本达到动态平衡。
一方面,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意见》要求,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依托行业优势企业,在不锈钢、特殊钢、无缝钢管、铸管等领域分别培育1至2家专业化领航企业。
分析师表示,从以上政策来看,未来5年是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加速期,成为中国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主线。从不锈钢领域来看,目前福建青拓和太钢不锈在行业内处于领先位置,福建青拓不锈钢产量超1000万吨,位居第一,而太钢不锈钢产量650万吨,位居第二。以上企业有成为领航企业的潜质。
另一方面,有序发展电炉炼钢。《意见》要求,推进废钢资源高质高效利用,有序引导电炉炼钢发展。对全废钢电炉炼钢项目执行差别化产能置换、环保管理等政策。鼓励有条件的高炉—转炉长流程企业就地改造转型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

深入推进绿色低碳

《意见》要求,力争到2025年,构建产业间耦合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10%以上,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

 

 

 

张龙强表示,2020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企业吨钢综合能耗达到545.27千克标煤,较2015年下降4.7%左右。截至目前,全国240多家企业约6.8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钢铁行业作为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重点行业之一,面临着减污降碳的双重压力。
《意见》提出,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落实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支持建立低碳冶金创新联盟,制定氢冶金行动方案,加快推进低碳冶炼技术研发应用。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全面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差别化电价政策。积极推进钢铁与建材、电力、化工、有色等产业耦合发展。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意见》提出,开展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行动计划,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商用密码、数字孪生等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在铁矿开采、钢铁生产领域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多基地协同制造,在工业互联网框架下实现全产业链优化。
对于钢铁行业创新能力,《意见》提出目标:力争到2025年,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力争达到1.5%,氢冶金、低碳冶金、洁净钢冶炼、薄带铸轧、无头轧制等先进工艺技术取得突破进展。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厂。
张龙强表示,智能制造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钢铁生产具有流程连续、工艺复杂、产品多样化的行业特点,而且企业之间的两化融合水平不均衡,推动全行业的智能化升级需要制定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资源多元化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国内铁矿山产能、规模、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废钢回收加工体系基本健全,钢铁工业利用废钢资源量达到3亿吨以上。
《意见》进一步要求,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稳定可靠的多元化原料供应体系。强化国内矿产资源的基础保障能力,推进国内重点矿山资源开发,建立铁矿产能储备和矿产地储备制度。完善铁矿石期货市场建设,加强期货市场监管,完善铁矿石合理定价机制。
张龙强表示,随着废钢使用量增加和国内铁矿石生产保持稳定,我国铁素资源供给及结构逐步优化。但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议价能力弱的根本性问题没有改变,铁矿石资源保障问题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影响我国钢铁行业安全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

 


服务领域
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