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黔合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以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2-10-27 浏览次数:0 编辑:zqhzxsj

正在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庄严提出了我们党的中心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它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什么关系?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现?这些是我们需要深入学习、思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做出的重大历史判断和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深刻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为我国今后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引,更为世界乃至人类文明现代化的多元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使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一概念。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我们党立足国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长期探索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也是党带领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历史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的稳定发展和繁荣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历史成就也创新了人类文明现代化发展的新样态,它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西方文明发展模式创造的世界现代化格局,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等同于人类文明现代化的思维定式,摒弃了西方现代化发展的诸多困境难题,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实践途径。

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内在要求,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总结了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及成就,立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赋予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新的时代意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与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已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取得为我们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精神诉求,特别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因此,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上来谋划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也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阐明了新时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其核心就是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可以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体现出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普遍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人与自然合理关系的充分认同。中国推动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有效克服了西方传统现代化进程中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滥用自然资源为代价而创造物质财富的发展通病,彻底变革了西方传统现代化进程中“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等为基础的价值观念,充分缓解了传统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日趋紧张的关系,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那么,为什么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呢?一方面,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摆在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又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现代化建设基本方略,二十大再次阐明了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虽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转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永无终点的世代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因此需要我们继续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另一方面,我国的基本国情也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也不允许重走西方传统现代化的旧路,必须立足实际,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近现代以来,以张扬塑造理性和科学为基础的西方文明,其“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成就的取得是建立在对自然无限度征服基础之上的,西方现代化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稳定,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张力推至极限。不同于西方传统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则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合理关系,追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不断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文明基础。

以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党的二十大也系统擘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与战略路径,我们也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未来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最终实现美丽中国愿景。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必须正确认识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牢牢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价值理念。理论和实践都已充分说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蕴含着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共存的辩证关系,以自然为生命之本,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实现的基本途径。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生产活动的绿色转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污染防治,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我国通过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一系列措施,使人民群众切实享受优美生态环境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必须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乃至生态文明建设等都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将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建设相互融合,统筹把握,以此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必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谋人类文明的和谐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更关乎全体人类的前途命运。中国一如既往地用实际行动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而不懈努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不仅打破了传统西方现代化的固有模式,而且创造了中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快速发展的“绿色奇迹”。

赵建军,南开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赵若玺,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助理研究员

 
 


服务领域
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