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新发展阶段浙江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方案》表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以产业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为重点,完善县城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县城生态修复,建设产城融合城市。
01 《方案》出台背景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也一直关注着浙江嘉善县的发展,据水投策论整理,2004年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嘉善调研,对嘉善发展作出指示;一年后,他再次来到嘉善,进一步明确嘉善发展思路:
嘉善要做好“三篇文章”,在主动接轨上海、扩大开放、融入长三角方面迈出新步伐,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创造新经验,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新成效。
2008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将嘉善作为基层联系点,要求把嘉善县建设成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示范点。
2010年5月,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其中明确要求“建立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
2013年2月28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浙江省政府提出的《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
2017年2月,经国务院审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发展改革方案》。
2022年9月,经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新发展阶段浙江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嘉善县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城乡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对外开放合作、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亩均论英雄、多规合一等系列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县域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次制定实施《建设方案》,支持浙江嘉善县聚焦提高县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对于示范引领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02 浙江嘉善县高质量发展目标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新发展阶段浙江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到 2025 年,经济发展质效跃上新水平,城乡融合发展增创新优势,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提升,开放发展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品质迈上新台阶,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进程中走在前列。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比达到 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缩小到 1.55左右,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达到 82%。到 2035 年,实现经济更加发达、社会更加文明、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更加优美、生活普遍富裕,推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典范。
《方案》表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以产业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为重点,完善县城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县城生态修复,建设产城融合城市。
03 生态环境领域,浙江嘉善县实现高质量发展将怎么做?
《方案》指出浙江嘉善县将在建设生态优势转化先行区,在县域绿色发展上作示范。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县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新样板,通过以下手段为全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和绿色低碳发展作示范:
一、系统优化江南水乡生态风貌。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水为魂、以桥为韵、以绿为底、以田为景,构建绿水绕城、绿水绕镇、绿水绕村的江南水乡。深入开展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优化水网格局,加强水系连通,强化水源地等重要生态空间保护。构建安全水乡,建设高效能智慧水利体系,全面提升防洪排涝能力。推进主要江河滨水绿道建设,推进水乡平原绿化,打造“一村万树”示范村,建设森林城镇、森林村庄,高标准建设绿道网,打造彰显江南特色的生态廊道、生态林网,提升城乡绿化水平。
二、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
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深入开展碧水、蓝天、净土、清废行动,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统筹开展生活源、工业源、农业源和移动源等综合治理,建设“污水零直排区”、“河湖零四乱区”和“无废城市”。协同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探索联合河长制,实行水质联合监测和水环境联合治理、联合执法、联合保洁等机制,打造“蓝色珠链”体系。强化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与调整,加强噪声污染治理,开展宁静小区建设。探索全民参与生态共保共治机制,创新生态环境责任险制度,保障公民环境知情权、监督权,建立民间环保队伍。
三、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依托生态禀赋发展绿色产业,推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科创”、“生态+互联网”等模式,加强太阳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探索温室气体管控,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减污降碳协同的园区环境管理模式,建设绿色低碳园区、工厂、社区。大力发展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加快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探索生态价值核算,全面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探索绿色资产证券化,积极参与碳排放权、碳汇等生态资源权益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