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自新冠疫情以来,国内医药业发展备受关注,站在强聚光灯下的环保企业们,几乎每一个细节都会被放大,比如污染治理能力和成效。实际上,医药类废水,医药类固废,医药类废气,处理难度是数一数二的,制药企业被环保部门行政处罚形势严峻,但也有企业率先完成了清洁生产转型。进入新的一年,我们期待有更多新面貌。
上个周末,大家都很关注医保谈判的消息,就在2023年1月8日,国家医保局官宣,阿兹夫定片和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遗憾的是,备受市场期待的新冠口服药Paxlovid(即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谈判失败。
总的来看,还是个好消息。自新冠疫情以来,国内医药业发展备受关注,站在强聚光灯下的环保企业们,几乎每一个细节都会被放大。创新能力,利润率,发展前景,研发方向,产品安全保障,产能,企业背景,企业管理层等等,当然还有药企的污染治理。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尤其是业内人士,环保问题一度成为制药企业发展的最大拦路石。21世纪以来,制药行业发展态势迅猛,利润总额在41个工业大类中数一数二,同比增速远高于平均增速,说起来搞起环保应该是最不差钱的那种。但实际上,医药类废水,医药类固废,医药类废气,处理难度却也是数一数二的。
近年来,我国抢抓环境改善,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更是在全力压榨国内工业生产的“清洁转型”潜力,制药工业重要构成部分——化学原料药更是被打了“重点”标的,可以说全产业承压。过不了环保这一关,可持续发展就是空谈。
来自中国药品风险预警平台提供的数据,2013年起,制药企业被环保部门行政处罚的次数飙升,2017年基本达到了峰值,然后有了下降趋势,但截至2021年上半年,情势仍没有根本好转。在这之中,全国原料药和制剂企业数量排名靠前的省份,如江苏、广东、山东、四川、吉林、湖北、河北、河南、辽宁、安徽等,更是“压力山大”。
当然,在强监管下,制药企业的环保意识正在提高,环保措施也逐步跟上。像前文提到的未能成功入医保目录的Paxlovid,参与谈判的辉瑞制药在ESG报告的披露上就比很多药企都更规范和专业,而目前国内很多药企都还没有披露ESG内容,并缺少ESG历史数据和愿景规划。辉瑞制药报告中明确表示,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减少7%,节水15%,固体废弃物减少13%,实施环境、健康和安全(EHS)政策和标准,将ESG指标与绩效薪酬直接挂钩等等,体系基本完备。
再如贵州百灵,最为一家传统药企,其目前已经顺利摸索出了一条清洁生产转型之路。据悉,贵州百灵中药材培育阶段就开始采用立体化种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进行精准施肥,生产工艺也更加节能低碳,采用天然气功能,对冷凝水进行循环利用(中药材制药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全部进入热力站),引进智能绿色高端技术,包装线实现全自动化,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能达到二类水标准。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贵州百灵启动了技改项目,从单一燃烧供能转化为阶梯式利用供能,天然气利用率提高了一倍,达到80%。此外,中药渣从填埋改为再利用,专门成立百灵生物科技肥公司,实现中药渣100%利用,年处理药渣量达到4万吨,年收益超200万元。
随着制药行业发展越来越规范,这些自然不会是个例,而示范企业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探索出的发展样本会带来更高的参考价值。与此同时,制药废水、制药废气、制药废渣处理处置技术仍需要不断升级,以满足严格的环保标准。
像专注VOCs废气治理的兰宝环保,创新研究制药废气特点,形成了“一厂一策”解决方案,蓄热式焚烧技术(RTO)、催化燃烧技术(CO)、沸石转轮浓缩、在线吸附脱附再生、变温变压回收技术、生物法、高效洗涤等治理技术目前已经陆续落地上海医药、恩华药业、凯宝药业、诚意药业、艾兰药业等知名药企。
岁月朝前看,期待高难度废水,危险废弃物,有机废气处理处置的技术在2023年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