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黔合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从“傻大黑粗”到绿色低碳,变粗放开发为绿色发展|毕节推进资源型经济全面绿色转型

发布时间:2023-07-04 浏览次数:0 编辑:zqhzxsj

群峰壁立,沟壑纵横,石漠化严重,都说毕节“八山一水一分田”。然而,莽莽群山间,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还适合开发风能、光能等清洁能源。

近年来,毕节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探索绿色发展路径,推进资源型经济全面绿色转型,传统能源焕发新活力,清洁能源“风生水起”,新兴产业不断集聚,经济增长实现从资源粗放开发为主到绿色发展引领的华丽蝶变。
传统能源向绿而行
织金县文家坝煤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控制室里,工作人员按下操作键。井下采煤机便运转起来,工作面一刀刀煤炭被割下,源源不断输送到地面。
“过去一个工作面需要15个人左右,现在实现自动跟机移架,只要4个人就够了。”文家坝矿业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杨波说。

“智能化采煤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生产安全。”杨波乐说,“机智采煤”“一键开采”,让采矿告别了“傻大黑粗”。
毕节市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总量313.65亿吨,占全省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的42%,是贵州省主要优质无烟煤产地,是国家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的云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煤炭经济一直是该市的重要经济支柱。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开采方式粗放,收入主要靠挖煤卖煤,给外界造成了“傻大黑粗”的印象。
近年来,毕节市立足煤、做足煤,大力实施煤矿“三化”升级改造。目前,全市煤矿的机采率达100%,辅助系统智能化覆盖率达100%,基本实现“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目标。2022年,新田煤矿、青龙煤矿实现井上井下5G应用。

织金煤炭储备(交易)项目一期已投用。

煤矿开采智能化实现了煤炭生产方式绿色化,生产效率大幅提升。2022年,全市煤炭总产量达5564万吨。
此外,毕节市一直致力于延伸产业链,先后建成了黔北电厂、纳雍电厂、大方电厂、黔西电厂、织金电厂等一批火电厂,让煤变成电,从空中“走”出大山。
近年来,围绕“双碳”目标,毕节各地火电厂纷纷实施技改,节能降耗,推动火电变“绿电”。与此同时,火电企业纷纷探索循环利用富余资源,变废为宝。金沙黔北电厂将高参数蒸汽输送到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用蒸汽替换锅炉;围绕固废脱硫石膏引进石膏加工厂。
毕节市紧紧围绕煤炭资源,全力做好“富矿精开”这篇大文章,在建链、补链、强链、延链上积极谋划、努力作为,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化工产业,推动煤炭产业绿色发展。

总投资63亿元的黔希煤化工项目是全国最大的单套煤制乙二醇装置、西南地区最大的煤制乙二醇基地,最高日产达1000吨以上。在这里,一块块黑黢黢的煤炭通过加工,变成了乙二醇、二氧化碳,再变成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一个新型化工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在支嘎阿鲁湖畔,中国石化织金50万吨/年PGA(聚乙醇酸)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依托PGA项目龙头带动,未来,这里将形成一个围绕薄膜、塑件建材、发泡、纤维等产业方向的新型化工产业集群。”织金县经济开发区投促局局长范宇信心满满。
毕节,以煤为主的传统能源产业正在逐绿而行。
清洁能源“风光”正好
夏日的威宁自治县雪山镇灼甫草场,草青青,牛羊成群。
大风车迎风而舞,呼呼转动,将风能转化成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离风电场不远处,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
这是华能雪山“风光互补”项目,总装机容量为26.84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为21.84万千瓦,光伏装机5万千瓦,是目前贵州最大的“风光互补”发电场。

据了解,该项目每年能提供清洁能源电量4.5亿千瓦时,与火电相比年均可节约标煤1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二氧化硫0.1万吨、氮氧化合物0.1万吨,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绿色动力。
乌蒙高原,风能和光能丰富。据统计,全市可开发风电资源为1156万千瓦;全市年日照数在1096小时至1769小时,而威宁自治县日照高达1960小时,被称为“阳光城”,太阳能资源为全省之首。
近年来,毕节市在做大做强传统能源产业的同时,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


2011年4月,贵州省第一个风电项目赫章县韭菜坪风电场(装机8.4万千瓦)投产运营;2015年5月,全省第一个光伏发电项目威宁自治县平箐光伏发电站(装机3万千瓦)投产运营。
2020年底,织金30万千瓦、黔西15万千瓦农业光伏电站接入洪家渡水电站母线,原装机60万千瓦的洪家渡水电站,成为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的“清洁能源工厂”,也是贵州省目前最大的单体“水光互补”发电项目。
截至2022年底,毕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514万千瓦,占全省的26.9%,位列全省第一;发电量77亿度,居全省第一。 
                                         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走进毕节高新区清华同方计算机生产基地,工人们紧张忙碌,安装、调试……一台台国产电脑主机、显示器在传送带上源源不断被送出。
“我们将立足毕节、服务贵州、覆盖西南、面向全国。打造西南最大的计算机生产基地。”基地负责人蒋俭元说。
离清华同方不远处的贵州联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8年的发展,将LED光源产能做到了世界第三。
“我们的目标是今年之内做到世界第一。”公司负责人戴晓玲信心满满。
在毕节高新区,这样的高新企业有17家。


随着“铁公机”立体交通格局的形成,地处西南要冲的毕节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高科技企业纷纷前来投资兴业。
与此同时,依托能源产业拉动,毕节市装备制造业迅速兴起。
13年前,贵州永贵机电制修有限公司看中贵州庞大的煤机维修制造市场,在黔西投资打造制修基地。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全市最大的矿山装备研发、制造、再制造企业。
2022年,为实现传统矿山装备能够满足智能化管理、绿色化生产需求,公司引进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15家国内行业龙头(优势)企业,联合打造贵州矿山装备智能再制造产业园。
“项目建成后,业务将拓展至贵州、云南、四川、河南及周边地区。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均综合销售收入将超过12亿元。”贵州永贵机电制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磊说。


2022年3月,威宁自治县实施“市场换产业,资源换投资”战略,与贵州长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合资公司贵州长通威宁新能源有限公司,打造集风、光、储全产业链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园。目前,产业园已引进浙江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厦门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国强兴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入驻,一个集光伏组件、储能、风机机组等生产为一体的“全链条”产业基地正在形成。
如今,新型建材、轻纺工业、白酒包材、锂电池等新兴产业正在集聚发展,成为毕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服务领域
大家关注